清华主页 EN
导航菜单
综合新闻

曲阜祭孔

来源: 04-04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很高兴,清华大学的老师,求真书院的同学,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老师,在清明节期间一起来到曲阜,祭祀万世师表孔子。感谢山东省领导的盛情招待,曲阜和孔庙的仔细安排,让我们师生六百多人大开眼界,有幸一睹传统文化的精粹。

祭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环节。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都会提到祭祀。无论王室或家族,都将祭祀看作头等大事。《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的重要性。

历代以来,中国的治国方案都是“以孝治天下”。对先人的缅怀,对家族的传承,起着教化的作用。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这个道理。

华夏以农立国,家族在固定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互相扶持,群策群力。所以自古以来,伦理的纽带便是天地君亲师。老师仅次于父母,为五伦之一。除父母外,老师是最受尊重的人物,老师和孩子的接触往往比父母还要多。把老师的地位提升到如此高度,似乎是华夏文明的特质,西方文明则未闻。自从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之后,教育深入平民阶级。隋唐以来,以科举取士,科举成为平民进入统治层的台阶,老师的地位愈显尊崇。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赖以立国的伦理精神。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达到这伦理精神的重要桥梁。

在中国,祭祀是一种最高的伦理行为。它不但有报本反始的作用,更赋有艺术的而非宗教的意义。

祭孔是历代朝廷极为重视的仪式,有时天子亲临,有时派重臣作代表,向天下人显示朝廷秉持传统儒道治国,并表达对读书人的崇敬,这便是祭孔礼仪的核心意义。学者看到这些礼仪后,引起共呜,知道自重,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这些责任不是法律规定,而是道德责任,是“亲亲而仁民”的延伸,神圣不容偏离。所以司马迁两千多年前来到这里,说:“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太史公虽是道家,但是十分尊崇孔子,把孔子的传记编进诸侯的“世家”之中,升了一级。他又说: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皆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我年幼时,先父教我背诵这段话,深有感触。日后读高斯黎曼的文章,自然地觉得“虽不能至,然心鄉往之”。古圣先贤的著作,诚不我欺!因此年少时,就已经立志:

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

今天在夫子庙堂中,站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至高点,我勉励同学,要有志气,成大事业,继往圣,开未来,不负国家民族的厚望!

丘成桐

2024 年 3 月 30 日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 求真书院于山东曲阜孔庙举办祭孔仪式

    3月30日,伴随着春日暖阳,在丘成桐先生的带领下,求真书院师生一行200余人赴山东曲阜孔庙朝圣谒孔,在山东省侨联和济宁市政府支持下,举行了“侨连五洲·清华求真海内外学子祭孔专场”仪式。受邀参加此次祭孔仪式的还有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长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长聘教授、美国数学会会士尼古拉·莱舍提金(Nicolai Reshetikhin),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