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7 月 31 日,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授予杨乐院士数学贡献奖,以表彰杨乐院士在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及其为推动中国数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杨乐院士荣获 ICCM 2022 数学贡献奖
半个世纪以来,杨乐院士潜心科研,在复分析研究尤其是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方面有着系统深入的钻研,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引用,推动中国数学学科与国际接轨、跻身国际一流。同时,他在推动中国数学正常工作秩序的建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始终秉持公正、公开、客观、科学的态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可谓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生于 1939 年的杨乐,见证了中国数学的起起落落。而如今,中国数学也正如他所期盼,人才济济、百舸争流。
年少志高,清如玉壶之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仅有 10 岁的杨乐正在江苏省南通市读小学。因为爱学习,尤其喜爱、擅长数学,杨乐作为优秀学生入选当地少年儿童队。后来,这支队伍被定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他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少先队员。迎风飘扬的红旗下,胸前的红领巾如通星星之火,点燃少年的强国之志。
上初中时,杨乐发现,通过简洁公式运算的代数,可以巧妙解决许多小学时的难题;平面几何的推理和论证,也让他觉得非常新奇有趣。他常常在课堂之间的短暂空隙即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习题,也常常因为“不过瘾”而去寻找哥哥姐姐留下的数学参考书。于杨乐而言,解题有如“解谜”,演算推理的过程,就像寻求宇宙中的真理一样,充满魅力。
20 世纪 50 年代,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内百废待兴,各个专业领域均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更急需工程师与科研人员。此时的杨乐,已经察觉到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他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所知、所学,与国家的建设需求联系起来。当看到数学课本中,很多定理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杨乐暗自立志 —— 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与目标,杨乐的自觉性随之增强。中学六年,2000 余天,杨乐几乎每天都会完成一二十道题目,此外,还阅读了大量课外参考书籍,尝试解决经典难题。这一时期,他留下“中学时代便已做了上万道数学题”的传说。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并没有磨灭杨乐对数学的兴趣,反而使这份“爱”更加坚定,杨乐下定决心,要终身从事数学研究。
1956 年的春天,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尽管还只是一名中学生,杨乐仍从内心生发出强烈的、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同年盛夏,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杨乐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北大学习的六年,是他尽情徜徉在数学世界的六年。平均每天学习 12 个小时,博雅塔的飞檐见证他研读思索的背影,未名湖的清波陪伴他攻坚克难的漫漫长夜。无数日夜的勤奋努力,为杨乐的科研之路打下牢固的基础。
自少年时代即已扎根心田的坚实热爱,更使他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能拥有心灵的平静与持续的产出。1976 年,唐山发生特大地震,京津地区严重受到波及,地震后三个月,所有人仍需居住在抗震帐篷内。即便在那个时候,杨乐依然独自在教学楼里工作,他并未过多考虑是否有余震危险,只觉得清净无人的楼道是一个可以更好钻研学术的环境。数学是杨乐与世界沟通的语言,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一本数学书、一支笔、一张纸,他就能打开一个世界,并在那里,继续探求宇宙的真理。
潜心科研,跻身国际一流
张广厚与杨乐(1977 年)
从北大毕业后,杨乐与同学张广厚一起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进入熊庆来先生门下学习,成为华罗庚、陈省身、钱三强、赵九章等大师的同门师弟。
回忆恩师熊庆来先生,杨乐的叙述充满感恩与怀念。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前辈数学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数、理科学家,却总是自谦为“老马识途”。在熊先生的指导下,杨乐开始研究数学领域的前沿方向“函数值分布论”。
在读研的第三个月,杨乐就完成论文《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后发表于《数学学报》,解决了复分析的权威学者海曼(W.K. Hayman)提出的一个问题。读研期间,他进一步完成了四篇法文撰写的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上述文章,直到几十年后仍然被许多重要的论著引用,影响深远。
1966 年,杨乐在中国科学院完成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毕业后留任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经历过低潮与瓶颈,却也无数次收获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的兴奋与喜悦。在这条蜿蜒曲折的数学科研道路上,他始终坚信,没有无法被破解的难题,也没有到达不了的下一个目标。
1977 年,知识界、学术界再度焕发生机,杨乐和张广厚被从实习研究员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成为中国恢复职称评定制度的首批人员。二人开展合作研究,首次发现函数值分布论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这一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杨—张定理”,杨乐少年时代“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数学书上”的梦想成为了现实!国际学界广泛认可,美、欧、前苏联的权威专家学者均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数学发展迎来振奋人心的进步。也是在这一年,杨乐与丘成桐相互结识,携手为推动中国数学发展奋斗至今。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举办,在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年,杨乐与张广厚院士赴瑞士参加国际分析会议,在他们发表报告之后,函数值分布论专家奈望林纳和阿尔弗斯表示,“从报告来看,不是你们要向欧洲同行学习,而是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改革开放之初,杨乐不仅在学术上不断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杰出成就,更在中国对外的学术交流中承担起破冰者与推动者的角色。1979 年以来,杨乐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普渡大学,瑞典皇家科学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哈佛大学、圣母大学作访问教授,并应邀到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瑞典、芬兰等国5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作学术演讲,在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报告或邀请报告。
1978 年在苏黎世高工召开的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1980 年,杨乐 41 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评选结果公布时,还是朋友看到了报纸上公布的名单前来报喜,他才得知这个消息。
中国人的研究成果闪耀国际,潜心钻研学术的科学家,深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北京大学前任校长、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曾由衷感慨:“当时报纸上对年轻人树立的立志榜样是陈景润、杨乐、张广厚这样的科学家。想一想,那个时代的很多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宝贵。”
以身为炬,照亮星辰之路
杨乐在近代纯函数值分布理论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在整函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方面,他有着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在数学研究所的数十年里,杨乐陪伴着祖国一同成长,一步一个脚印,从研究员到中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从发现“杨-张不等式”到建设起培养人才的数学中心,少年时代的梦想被一一实现,更有无数新的希望孕育发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杨乐承担起大量的学术组织工作:在担任中科院数学所副所长、所长期间,他呼吁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创造条件鼓励青年学者赴外交流深造;与王元院士共同努力建设开放型数学研究所,在全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担任中国数学会秘书长、理事长期间,推动学会制度改革和领导人员年轻化,以此保持学会的活力,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领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整合建立,建成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数学科研机构,也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在中国数学会担任常务理事期间,在他的不断努力和斡旋下,中国数学会终于融入国际数学会大家庭,此后还提出在北京举办国际数学大会的申请。
回顾一路走来的成就与艰辛,杨乐对自己的评价却总是那么谦逊:“我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尽了一些绵薄之力,取得的一些成绩,有赖于祖国长期的培养。”
“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数学家。”如恩师熊庆来先生一样,已是耄耋之年的杨乐对新一代青年学生同样寄予厚望。他坚定地认为,“我国科技界需要高水平的领军人物,我们希望有年轻人超越自己。我们殷切希望年轻的学术带头人的学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以缩短与世界的差距,甚至与世界水平持平或者超越世界水平。过去中国出过这样的人物,今后也一定能出现”。
1981 年卡特会见杨乐
1996 年,杨乐与丘成桐先生合作,在中科院设立晨兴数学中心,形成了一个顶尖的代数算数几何研究团队,旨在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青年数学家,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正如丘成桐教授曾说的那样,“杨乐先生晓得现代数学必须走一条新路,而晨兴数学所开创了一个为全国服务的数学所”。在杨乐的支持和带领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晨兴数学中心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学术研究水平,促进了国内外数学交流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培育。
杨乐曾撰写《做科研的三种境界》的文章,期望可以解决后辈在科研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与困扰,鼓励学生培养优良的学风,也常用自身和老一辈的科学家的亲身经历举例,鼓励青年学子“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记得有一次钱伟长先生与我和王元谈话时讲到,他一直认为自己在清华读书时,是最用功的学生,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了,后来他发现华罗庚比他每天起来的还要早。”杨乐说,华罗庚利用在清华做职员的机会刻苦攻读,起早贪黑,用别人数倍的努力勤勉钻研,希望同学们明白,天赋的差异微不足道,他自己也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天才,要坚信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严谨治学的意义。
在杨乐看来,数学是一种认识和描绘世界的有力工具,并且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半个多世纪前,应用在物理、天文,还是今天应用于生命科学、经济、金融、计算机,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科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科都需要倚赖数学进行定量化、精密化的研究分析。
如今,中国各领域飞速发展,曾经的少年也长出了白发,唯一不变的,是对强烈的学科热爱与强国之志,时年83岁的杨乐,仍旧活跃于各类科学活动、讲座论坛,不断勉励学生、后辈,告诉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止在于解答问题而是要掌握其本质,要让中国在各个领域都能持续良好地发展。
中国数学的强国之路仍需无数研究者的上下求索,但杨乐先生用他自己的故事启迪着每一位青年学子——何惧前路漫漫?自有理想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