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求真书院2024年毕业典礼
2021级数学领军计划学生代表发言 | 王梓畅
2024 COMENCEMENT
尊敬的丘先生和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求真11班的王梓畅,很高兴也很荣幸可以站在这里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我在求真三年的学习生活感悟。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我们首届领军班同学来到清华园来到求真已经三年有余。还记得刚进入预科学习,就令我对数学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或者说是颠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时代数0所讲授的群表示理论。群表示理论既有一个“规则”又优雅的普适理论,又同时兼具若干丰富有趣的有限群作为例子,两者互相关联。在这种兴趣的指导下,我在大一时读了Bott-Tu的那本gtm学习了微分拓扑,它除了具有“规则”且抽象的de-Rham上同调理论外,微分形式又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可计算的对象,很符合我当时的口味。学完微分拓扑后反过来再去学代数拓扑,使得我在面对一些代数拓扑对象的时候内心中会有很多微分形式的直观,我从中受益很大。
大二的时候,我的数学品味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那时,我有时会想做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丘先生曾说过:科技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在这种“数学驱动科技”的思想的影响下,我选修了概率论,这个看起来更偏应用的学科。深入学习后,我发现这门学科和我本来对它的想象很不一样。它并非是一门纯分析的学科,虽然概率中确实有一些看起来很繁复的不等式与估计,但这些繁复的部分只是一种为了到达优雅结果的手段或者说路径,通往优雅结果往往有很多走法,走法的多样性使得这些不等式看起来没有那么“规则”,但在了解背后的思想之后,就可以明白其实很多步骤都是自然的,看清这一点后也就不难发现证明中闪烁的真正的巧思。
我们为能来到求真学习感到幸运,感谢丘先生的呕心沥血的付出。感谢书院、YMSC(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和BIMSA(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各位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求真的国际化学习资源更让我们眼界开阔,包括各种讨论班,ICBS,以及支持我们海外研学和实践。上个寒假,在书院的支持下,我前往哈佛和MIT进行学术交流,见到了很多想见的大师,年长者如哈佛的Kronheimer,Dan Freed,年轻者如MIT的Scott Sheffield。在他们的课上或者和他们的交流中能听到他们对这个领域独到的见解,并且也获得了许多学习这些领域的建议和参考材料。同时,年轻的博士后和助理教授也充满活力,他们中有不少中国面孔,我与他们交流相比于大师则更多,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很多细分领域前沿的发展,也对波士顿的学术圈氛围有了一定的感知。我相信所有以上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未来做学问路上的重要基石。
领军计划“3+2+3”中第一阶段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小的里程碑,接着我们将面临从学习阶段到研究阶段的转变。在这个转折的阶段,我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一些理论。那些完全“规则”的数学正在离我远去,现在的我需要破开荆棘才能找到优美的珍宝。不过,只要有了灯塔,泥泞的道路就并不枯燥。与其纠结于数学理论的应用,不如享受研究学习的过程。我想,旅途的终点并不意味着一切,路途中的飞鸟、诗歌和永远在身边吹拂的微风都是旅行的一部分。在探寻的过程中,整个世界都是属于我们的。
文字 | 王梓畅
编辑 | 郭悠然
审核 | 王小芳 谢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