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国《尸子》中提到“四方上下曰为宇,往古来今曰为宙”,反映了人类自古以来对我们仰望的星空和我们身处何方的深刻探索。从中国古代的“浑天说”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布鲁诺的“日心说”,再到20世界初沙普利和柯提斯的“世纪大争论”,我们寻找到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而最终解决了“世纪大争论”的哈勃膨胀、星系退行的观测事实,奠定了近代宇宙学的第一块基石。从16世纪开始,伽利略牛顿开创的时-空观和牛顿引力理论占据了物理学史上300年的统治地位,也经过了人类对光的认知的不断进步、对光速的测量。最终,1887年迈克尔逊-莫雷的干涉实验干掉了“以太”,确立了光速不变的事实,也为相对论时空观和相对论引力理论(的确立和广泛接受)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实验基础;而后者搭起了近代宇宙学的理论框架。热大爆炸宇宙学、暴涨理论、暗物质、暗能量……这些概念在随后的历史舞台上依次登台亮相,看似独立涌现,但却在更深层次上相互纠缠,并涉及到诸多自然科学学科。
主讲人 许丹丹
许丹丹,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天文系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德国波恩大学天文系博士后,德国海德堡理论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