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10月5日,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先生带领书院师生30多人前往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中国历史实践游学”,分别参观和调研淄博、曲阜、邹城、开封、洛阳和郑州等地的历史文化胜迹,深入学习和感受华夏数千年历史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201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教授与求真学子共同出游,探秘中原文化。
第一站,淄博
八聲甘州 中秋訪臨淄
丘成桐
趁清秋乘興作東遊,訪祖到營丘。想鷹揚牧野,血流飄杵,大業千秋。杖鉞持旄卓著,裂土攘宗周。兵法開今古,道法源流。
都說功成難守,縱齊桓九合,霸業難收。歎韶光易去,白了少年頭。謁宗祠,古松青柏,念太公、八十始籌謀。揚眉起,壯中興業,不在封侯。
淄博作为周朝时候的齐国故都,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是助周伐纣、建立周朝、册封众神的姜太公的封地。姜太公首封于齐,开启了齐国的历史,为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曾经耀极一时,特别是管子的治国经济思想、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引导的百家争鸣学术繁荣都深深影响了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
我们首先参观了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周村古镇,它地处齐文化的核心区域之内,战国时期为齐国的於陵邑,是丝路之源、鲁商发源地,其因丝而城,因丝而商,因商而兴,至清末民初而繁盛至极。如今的周村古镇保存完好,热闹非凡,走在周村大街上,能够感受到当年商贾往来、店铺林立、市井喧嚣之象。
参观周村古镇
齐文化博物馆,“泱泱齐风”四字首先映入眼帘。据介绍,5000年前,在齐地上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远古时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要是东夷人,他们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要来源成分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东夷族首领有太昊、少昊、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从先齐到西周,再到春秋战国,齐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特别关注到,战国时期,齐国大办稷下学宫,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名可考的官办大学和社会科学院。一百五十余年间,各国不同学派学者云集稷下,交流传播,辩说争鸣,极大地推动了诸子学术的融合、发展,对中国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21年,齐国最终为秦国所并,归于一统,但齐文化并未消弭,而是汇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向前发展。
参观齐文化博物馆
在淄博我们还参观了姜太公祠以及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在姜太公祠,除了了解到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绩、军事思想以及治国理念之外,在场的部分老师和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姓氏正是得姓于姜,可谓是一场寻根问祖之旅。而在西周遗址博物馆出土的西周早期文化遗迹,特别是带有“齐公”铭文的铜觥为齐文化的早期历史研究提供了直接依据,也证明了历史上确有姜太公其人,并非只是存在于传说。
参观姜太公祠
参观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
第二站,曲阜和邹城
山东是“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发源地。离开了齐国故都-淄博后,我们前往孔子出生地-曲阜以及孟子的出生地邹城,分别参观了孔子研究院、孟庙孟府,深入调研和学习两大圣人的一生及其思想主张。孔孟思想其实是一脉相承,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生于春秋,孟子生于战国,虽不在一个时期,但是两大圣人的家乡离得并不远,因此孟子学说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在孔子研究院,我们学习了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修己安人、仁者爱人、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主张;参观孟庙时,大家饶有兴趣地重听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深感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孔子一样,孟子十分注意人格修养,他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几千年来,这种做人处事的气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基因中,根深蒂固。
参观孔子研究院
参观孟府孟庙
第三站,开封
滿江紅
十月一日过开封,古跡俱被黃河淹没,有感而作。
十代名都,繁華處,黃塵無覓。陳橋變,九州重整,奮圖超越。杯酒兵權傷鋭氣,歐公坡老吟風月。漫換來、胡騎破皇城,金甌缺。基礎學,猶未徹。家國恨,心常熱。領兒郎跨過,萬重山闕。立志攻堅籌算學,壯懷磨礪人間鐵。待功成,數理佔鰲頭,真英傑。
丘成桐
二零二三年十月七日
离开山东,我们来到了河南省的开封市,参观了清明上河园以及州桥遗址。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旧时曾称汴京、东京等,先后有多个王朝在这里定都,有“八朝古都”之称。宋朝时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对当时繁胜热闹之极的东京城多有描述:“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开封,是一座与黄河抗争了千年的城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曾给予开封这片土地盛世辉煌,但也曾因为多次在开封境内决口,导致开封城被洪水围困,数次遭受灭顶之灾,据说现在的开封地下还埋藏着多座城池,皆是毁于当时的黄河决堤。此次我们所参观的州桥遗址就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东京梦华录》 中亦对州桥有所记载,“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大内御街...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可想当年之盛。而今黄土碎砾,见证千年沉浮,盛衰更替,令人嘘唏。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投入各种力量治理黄河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打造黄河主题文化,开封这座古城也在继续大放光彩。
参观开封州桥遗址
第四站,登封·少林寺
说到中原文化,少林寺一定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我们对少林寺也是多有了解,此次是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座千年古刹及其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经常听说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在传承中华武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欣赏了少林武术表演后,我们更对此深信不疑。武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名片之一。
参观少林寺
第五站,洛阳
洛阳亦是一座千年古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4000年历史中,中国最早期王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洛阳盆地的伊、洛之间。“帝王始兴,各起何洛”,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洛阳也成为中国朝代最多的城市。自古以来,洛阳有“处天下之中”的说法,统治者建都多重“天下之中”的观念,因此常选洛阳定都,或者作为重要的城市,可见洛阳在历史、文化、政治和地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文明起源、国家兴起、礼乐制度,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我们参观了龙门石窟,它是中国石窟艺术之首,是洛阳众多历史古迹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发展的见证。北魏立国以来,笃信佛教。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不仅在洛阳城修建了许多寺庙,还开始在龙门山开凿了石窟佛像,洛阳在佛教传播中的中心地位更加显著。唐代时石窟佛像开凿延绵不断,其中最有名的卢舍那大像龛就开凿于那个时期。亲临现场,我们看到了数不清的石窟佛像,大大小小,镶嵌于山壁之中,很是震撼,不禁赞叹古代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高超的开凿水平。但石窟自建造以来,多次受到人为的破坏及盗窃,了解到现在不少文物还流落在国外,而被破坏的文物也再难弥补,大家心生惋惜之情。保护历史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了解华夏文明之源、历史之脉络的依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观龙门石窟
随后我们参观了洛阳博物馆,对洛阳的悠久历史、兼容并蓄的文化、丝路渊源、唐三彩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参观天子驾六博物馆则了解到了周朝当时推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及礼制行为,原本源于文献的记载得到了切实的考证。
参观洛阳博物馆和天子驾六博物馆
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我们重点参观了明堂和天堂,这是在当年的遗址上根据文献描述而复制出来的建筑,里面罗列了有关隋唐历史的介绍,重点是武周时期的介绍。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称为神都,并修建了天堂、明堂、上阳宫等一些列富丽堂皇的建筑。其中,在明堂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一片金简,据说属于女皇武则天所有,是武则天现存的唯一一件文物,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金简上刻有六十三个字,“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瞾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可见当时这位女皇的心路历程。
参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1959年,在离洛阳不远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但很久以来并没有实在的考古遗址能够证明夏朝的存在,直到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发现,使得夏朝从传说时代走向历史真实。“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大禹治水,划定九州,平定水患,凝聚人心,使得一个广域的王权国家开始形成。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我们参观了在此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文物,听取了对夏朝历史的介绍。看那绿松石龙形器造型精美、颜色亮丽,七孔玉刀纹路细致、质地珍贵,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加工精巧、丝丝入扣、历经数千年完整无缺,我们深深感叹几千年前古人的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还有很多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探索。
参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第六站,郑州
郑州,河南省省会,古称商都。3600多年前商朝曾在此建都,称为“亳都”,根据《尚书·禹贡》之划分,郑州在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来到郑州,我们参观了河南博物院和商都遗址博物馆,对中原历史进行深入的学习。
来到赫赫有名的河南博物院,我们惊叹于馆藏文物之多,其中一部分更被誉为国之重器。在参观之前,我们提前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一些重要文物如莲鹤方壶、妇好鸮尊、云纹铜禁、玉柄铁剑、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四神云气图壁画做足了功课。当日来到博物院,重点参观了“泱泱华夏,择中建都”的主题展览,在讲解员介绍下,我们对中华文化之根-黄河流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参观河南博物院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以商都历史文明为核心,向世人徐徐揭开这座沉寂3600余年都城的神秘面纱,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我们参观了文明摇篮、玄鸟生商、巍巍商都、大邑商都、四方之极、生生不息、守望保护等7个展览单元,听取了对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展览文物的介绍,可以看到当时商朝的青铜技术非常发达。看着馆内对商朝历史的详细介绍,仿佛穿越千年回到过去。“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领商军与夏军在鸣条进行决战,史称鸣条之战。此战夏军战败,成汤自此建商,定都于亳,即今之郑州。殷商历时500余年,终为周所灭。王朝迭代,治乱兴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只留与后人评说、从中感悟。
参观商都遗址博物馆
此次游学期间,丘成桐院长和求真书院学子举行了中秋座谈会,师生共聚一堂,共话数学之发展,其乐融融。在洛阳、郑州期间,求真书院师生一行还得到了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的热情接待。通过交流,大家了解到了从清华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多年来一直奋斗在祖国各地,挥洒青春豪情,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求真学子们深受触动,对学长学姐们“兴中华数学”之寄语定会铭记于心。
与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交流
从淄博一直到郑州,短短几天的游学活动令大家对中华历史和文明的起源、发展有了更多切身的体会和了解,收获颇多,我们将继续探寻和学习华夏文明,做薪火相传之人。
文字|谢卢芳
排版 | 宫未
审核 | 王小芳 郭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