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EN
导航菜单
求真大讲堂预告 | 第四十二讲: 可重构和可变形机器人技术—从折纸机器人到粒子机器人的探索

主讲人介绍

李曙光博士于2022年6月加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任职副教授。在此之前,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工学院以及威斯研究所(Wyss Institute)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5-2022),期间也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SAIL)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集群机器人、折纸/折叠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以及类生命机器人,特别是基于AI辅助的机器人自动设计、自组装、自组织和自适应技术。近年来的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Robotic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CRA、IROS 等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全球上百家知名媒体、杂志和网站的专题报道,其中包括:新华社、CCTV、美联社、BBC、NPR、MIT Technology Review、Discovery News、CNN、Scientific American、国家地理杂志等。


讲座摘要

传统的机器人一般由硬质的材料、零件制造组装而成,因此机器人机构笨重且功能相对单一。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制造轻巧、柔软、可变形,且具备自适应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报告人将分享自己和同事近年来在“可重构、可变形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些探索,具体包括:如何基于折纸原理来设计和制造可以自动变形的机器人外骨骼,从而使微型机器人可以“爬行”、可以“游泳”,甚至可以“滑翔”;如何用塑料、纸片、泡沫和帆布来制造一种成本不到5美元,但却可以提起自身重量1000倍物体的人工肌肉驱动器和大型软体机器人;如何把儿童折叠玩具改造成“粒子”机器人,并且使这些随机组合起来的、功能非常简单的机器“粒子”们团结协作,进而涌现出许多生物或细胞所具备的高级集群行为和功能,例如定向迁移、躲避障碍和搬运物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