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的假期已到账,目前余额:3天……2021年最后的法定节假日已经来到,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胡吃海喝要尽兴”。虽然还有一摞摞作业摆在面前,但依旧压不住求真11旅的同学们那颗激动的心,大家早早安排好了出(shui)行(jiao)的计划,整装待发,坐等假期的到来。
而求真11旅也专门为大家组织了两场活动:天安门观看升旗以及集体观影长津湖
首先把镜头转向一群深夜骑行的少年:
为了能在升旗时更靠近国旗,感受那庄严的一刻,11旅的同学们在九月三十号晚上九点就出发,连续奔袭20多公里,来到天安门,占到了前排。
哪怕是快门也抓不住这位追风少年的靓丽身影了
夜晚的北京与白天完全不一样,静谧而富有神秘感
“在骑行过程中,我感觉北京很大,以致于我们骑了二小时左右才到天安门。同时,我也见到了许多名建筑物,让我更感觉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by 刘昊翔
“说实话,组织集体出游是一个大挑战,更何况我们是在深夜在大马路上骑车。路况十分复杂,有的地方没有路灯,容易看不清路,而连续奔袭20多公里对体能需求也不小。不过在这个时候在城市里穿行,倒也让我们饱睹了不夜京城的另一番风光。更有同去天安门的骑游伴行,让骑行也变得轻松愉快了起来。”——by 李国京
的确,旅行不仅仅在于终点,路上的风景也同样绚烂而富有意义。深夜共同骑行,微风拂过脸庞,感受凌晨的寂静,必然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虽然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略拥挤的,但毫无疑问,国旗升起的那刻,自豪感油然而生。同学们也感受颇深……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现场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夜里等待的时间很漫长,伴随着瑟瑟的寒风和酸麻的双腿。但是面对冉冉升起的红旗,心中总有一种激昂澎湃感,正是祖国的不断腾飞,蓬勃发展,保证了我们今天富足的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珍贵的体验激励着我不忘历史,奋斗学习。——”by 侯健坤
“尽管排队挤得喘不过气来,熬夜熬得睁不开眼,为祖国庆生的愿望使我撑到了黎明破晓之时,看到了升起的国旗,听到了庄严嘹亮的国歌。让我最感动的是,人们手中飘摇的小国旗,《歌唱祖国》的大合唱和情不自禁喊出的“祝祖国生日快乐!” 我想,有了这样的爱国热情,有了这样团结一心的人民,黎明破晓之时,就会是中华民族复兴之。”——by左骏驰
没错,我们相信也肯定:昔日苦难不在,今日韶华已来,前路繁盛可期。
下面请欣赏满分记叙文
“熬一晚上等升旗,已经是个身心的巨大挑战,通宵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新奇的体验。晚上到达广场,人就已经多得不得了,我们挤在人群中,摩肩接踵,连坐下的空位都没有。在汗腥味中从1点站到6点,十分痛苦,但是终于等来了那一刻:军乐队从远处正步走来,紧接着便是仪仗队,在振奋的乐声中显得更加英俊挺拔。当国歌奏响,国旗开始升起时,人群肃穆了。你可以感受到这肃穆中蕴含的一股力量,这种力量让十三万人簇拥到国旗前,让人们在这挤得令人窒息的人堆里静静地等待。当国旗升顶,这股力量便化作涌流的欢呼和潮水般涌动的红旗倾泻出来。天亮了,远方的晨曦勾画出天空的边界,一如照进心中的一道辉光。”——by 李国京
最后是压轴散文大作
“火急火燎准备好行装冲到宿舍楼下推自行车,保安大叔直接问是不是打算去天安门观礼。清华不愧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看来每年熬夜重温建国伟业的学生们不在少数。不知道现在他们中有几人,已经在用毕生所学奉献祖国了?
入夜的京城相比白天车水马龙的景象,别有一番不一样的滋味。即使在天安门附近,也仍有一些灯光昏黄的小巷,没有被汹涌而焦虑的人流占满。依稀可辨的星斗下,地气嘶嘶蒸腾而起,模糊了残留的青砖灰瓦,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遥想清华初创时送出的留学生们,有多少是迷醉于祖国这般厚重的历史积淀,在文字漫漶的故纸堆中、垣砖斑驳的老城墙下读出了自己的渺小,最终决定栖居于一个尚未被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淹没的社会?
几个小时的苦等当然不怎么好受,尤其在广场上挤进了十三万人,举袖成云、摩肩接踵的情况下。颇为有趣的是,有人试着向四周传话,推销他想出的、让所有人把立锥之地勉强扩大到一席的方法。长夜冥冥,传话的人既累且饿且冷,不很认真,听的人不免更为随意。说也奇怪,一段时期以后,流动的人潮居然的确安排出了一些让人得以坐下歇息的空位。我不由得佩服起中华民族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民族性了:在十三万人面前,一个人的意见不啻一粒微尘,但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粒闪光的微尘,最后酝酿出璀璨的珍珠。所谓民主集中制之真谛,恰如这般搜集合理化意见后或自发,或自上而下地集中力量办大事,从古早的“两弹一星”(清华助力颇多)到晚进的“疫情阻击战”莫不如是。”——by 丁徐
当然,对于这段旅程的结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也有话想说……
“很激动,但是希望能稍微改善下条件,以后最好集体组织坐地铁来去,骑回来孩子都麻了。”——by某位蒋姓同学
下面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影院之中:
这次我们组织观影的内容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
“走进影院的同时,也走进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役。电影以第二次抗美援朝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长津湖》以大气磅礴的呈现方式使我们在一个又一个恢弘的战争场景中感到热血沸腾,同时也不乏对各个角色的细节刻画,伍千里兜里记着每位战士名字的小本子,梅生手中女儿的半截照片,雷睢生壮烈牺牲时唱起的家乡小调……无不感人至深。”——by刘壹
许多电影中让人动容的,往往是开头那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部影片,让我们不禁感慨,中国一路走来的不易,而这一路,又是由无数将士的汗水鲜血铺成的。电影中的一句话也让我瞬间破防:“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的确,先辈们的愿望实现了,曾经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繁华如斯,国富民强。
图源多特新闻网
影片所带来的意义与启迪,远比影片本身重要,这次的观影,大家更加的感受到了这盛世的来之不易,以及生在红旗下的幸福。
国庆的活动落下了帷幕,但是国的概念更加深刻的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最后祝我泱泱大国依旧热血沸腾,
祝祖国母亲永远昌盛繁荣。
百年接力,强国有我
求真学子已在路上
参与&文案 | 求真11国庆活动小分队
图片 | 李国京
排版 | 陈禹泽 刘壹
审核 | 陈禹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