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浸润多元文化、提升全球胜任力,求真书院响应学校号召,在2024年寒假派出两支实践支队分别赴美国、英国开展实践调研,希望通过同国外大学的交流,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见识,也希望在不同文化的教育模式和体制的碰撞下加深对大学学习与生活的感悟。
“求真致远”赴美国支队于2024年2月12日至2024年2月22日前往美国西雅图、波士顿、纽约三座城市,开展为期1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支队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助理教授黄意和辅导员王烽合带领求真书院本科生10人,走访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与朋辈交流、向师长请教、走上街头开展实地调研,针对“中美数学发展交流和青年交往”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实践。
1 实践背景
波士顿至纽约一带是美国教育与文化的中心,更是世界基础数学研究的中心。历史上有近三十余位菲尔兹奖得主曾在此工作学习,而微软、谷歌、波士顿动力等众多企业也为数学的现实应用提供土壤。同时,哈佛、MIT等一众顶尖高校坐落于次,青年人才辈出。
2 实践概况
2月12日,“求真致远”赴美国支队从北京出发,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许抵达西雅图。
“求真致远”支队在谷歌进行参观座谈
2月13日上午,支队两队分别前往Google Fremont办公室和全球创新学院(GIX)。在谷歌,校友张海铮师兄带领同学们深入感受了Google的企业文化,并与三位校友进行座谈,了解Google Map团队开展的前沿算法研究。
全球创新学院由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微软公司联合创建,亦是清华大学首次在美联合办学,支队参观了其富有特色的园区设置,了解GIX的重点课题和产研结合的发展模式。
“求真致远”支队走访全球创新学院GIX
2月13日下午,支队前往华盛顿州大学,在数学系Jayadev Athreya带领下参观校园并与著名数学教材编著者Jayadev Athreya、Jerry Folland教授进行交流。同学们根据自身使用教材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好奇提问,体会数学科普与数学教学的魅力与挑战。
支队在UW与Jerry Folland教授交流
2月14日至2月17日,支队在波士顿地区开展活动,先后前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布兰迪斯大学等著名高校,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旁听了19门课程与讨论班,并与7位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一方面深入地比对了中美高校在数学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亲身体验了哈佛大学等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学术氛围。
课程列表:
Advanced Algebraic Topology (Hana Jia Kong)
Algebra II
计算神经网络
随机过程讲座
Introduction to Algebraic Geometry II (Mihnea Popa)
Riemann Surfaces (Peter Kronheimer)
Quantum theory from the geometric viewpoint (Dan Freed)
sex.gender.sexuality
Geometry in Manifolds
Advanced Real Analysis (Horng-Tzer Yau)
Lie Groups and Lie Algebra (Noam D. Elkies)
Quantum Topology (Sunghyuk Park)
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Topics in Algebraic Topology
随机过程漫谈
Recent advances in chromatic homotopy theory (Mike Hopkins, Andy Senger)
Studies in Real and Complex Analysis (Joe Harris)
Symmetries and algebraicity in the flux landscape, Damin van de Heisteeg (CMSA seminar)
Science for Engineers
教授名录:
Hana Jia Kong (postdoc)
Barry Mazur
Scott Sheffield
Pavel Etingof
Joe Harris
Mike Hopkins
洪鹏宇
杨亦诚就几何拓扑做主题报告
2月15日下午,支队与Harvard的本科生数学协会共同组织了一次中美学生交流Mixer。队员杨亦诚和哈佛Eric Chen分别就几何拓扑和代数数论做了25分钟的报告。在报告后的晚餐上大家相谈甚欢,促进了彼此之间了解。
支队与哈佛大学数学系学生开展学术Mixer
Mixer 海报
2月16日上午,支队同学走访了校友企业LIQUIDMETAL VENTURES,在校友肇极师兄的讲解下了解了波士顿地区的创业氛围以及哈佛、MIT的产业孵化机制,思考华人科学家技术转化的难题与出路,学习了在美清华校友的发展路径。
“求真致远”支队在LIQUIDMETAL VENTURES进行参观座谈
2月16日至18日,支队分别与哈佛大学的McMullen教授和布兰迪斯大学的洪鹏宇教授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美国学术培养方面的特点与专长,思考数学学科在交叉领域发挥功能的更大可能性。
支队队员与Joe Harris教授合影
2月18日至20日,支队前往纽约地区开展实践活动。支队先后走入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CUNY等高校,旁听若干课程、报告,并与Melissa Liu教授交流。
在纽约国家数学博物馆MoMath,同学们体验了众多蕴含着丰富数学背景的互动式展品,并通过随机访谈的形式调研了博物馆在数学科普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成果。
自由女神像与曼哈顿钢铁森林
3 实践总结
本次海外实践历时10天,支队跋涉西雅图、波士顿和纽约三座城市,同学们针对自身学习的数学专业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比较研究,既与自己感兴趣方向的顶尖教授进行了交流,也亲身体验了美国高校教育的培养模式。
令同学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美国顶尖高校思想自由交流和碰撞的学术氛围。一方面,美国朋辈往往拥有明确的学术追求和方向,例如大家在Mixer上结识的在一年级就选修表示论的同学。另一方面,高校在软硬件方面的营造也颇具匠心,随处可见的公共空间的设计让大家拥有参与讨论的更低门槛和更大自由度,广泛张贴的活动告示和跨校联谊也增加了思维联结的可能性。
支队参与Harvard CMSA Member's Seminar
在专业认知外,支队成员也走出象牙塔、锻炼自身的全球胜任力。在与哈佛等高校同学的朋辈交流中,大家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在美国街头访谈的过程中,同学们也从民间交往的角度更清晰地认识了中美关系的现状与走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访美时强调,在当下,中美青年人交流尤为重要。“求真致远”赴美国社会实践支队既是中国青年走出去的代表,更是向未来更多美国学生访华提出邀请,这也是本次海外实践更加深远的意义所在。
文字 | 聂天骄 王烽合
图片 | 求真致远支队
排版 | 邱 文
审核 | 倪昂修 刘鑫 许福临 王烽合